七月流火,暑意渐浓,却挡不住安徽三联学院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学子践行使命、定格美好的热枕脚步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在7月8日至7月13日,安徽三联学院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团队怀着赤诚之心与蓬勃朝气,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、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。
7月8日至7月9日,团队成员化身地铁站志愿者,身披绶带,穿梭于熙攘的客流中,用热情与责任书写志愿服务的青春篇章。在进站口,他们耐心引导乘客有序排队;在购票机前,细致讲解操作流程,协助老人、儿童完成购票;在站台旁,温馨提醒乘客注意安全,指引列车方向。
无论是早晚高峰的人流高峰,还是平峰时段的细致服务,学子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守岗位,用真诚的态度传递温暖,成为地铁站内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。他们的志愿服务,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,更彰显了三联学子乐于助人、担当奉献的良好风貌,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。
7月10日,团队将镜头对准了熙攘的地铁站,为毕业生们编织一场关于青春的影像梦。穿梭的列车、往来的人群,成了最鲜活的背景板;毕业生们身着学士服,笑容明媚如骄阳——或在站台并肩眺望远方,眼里盛满对未来的憧憬;或在通道内相拥嬉笑,将同窗情谊揉进时光;或对着镜头轻声诉说,把对母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许娓娓道来。
团队成员们化身“时光捕手”,精心构思每一个场景,反复调试每一组镜头,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,用专业与专注捕捉着每一个灵动瞬间。那些跳跃的身影、灿烂的笑容、不舍的眼神,在镜头下凝结成最动人的青春诗篇。
7月11日至13日,安徽三联学院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团队怀着沉甸甸的敬意,走进蜀山烈士陵园。苍松翠柏环绕间,团队成员整齐列队,向长眠的革命先烈敬献花篮,缎带轻拂,寄托着后辈的深切缅怀,每一秒都承载着对英雄的崇高礼赞。
在烈士纪念馆内,泛黄的照片、锈迹斑驳的武器、饱含深情的书信……无声的文物背后,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。成员们屏息聆听讲解员的讲述,时而驻足凝视,时而低声交流,先烈们为民族解放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壮举,如重锤般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,让大家深刻读懂“岁月静好”背后的“负重前行”。
此次系列活动,是安徽三联学院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以实践育人为抓手,深耕红色教育与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。学院表示,将持续搭建多元实践平台,让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,在记录时代芳华里感悟成长,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绽放绚丽光彩。
(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供稿)